一、支原體是什么?
支原體是1898年Nocard等發現的一種類似細菌但不具有細胞壁的原核微生物,能在無生命的人工培養基上生長繁殖,直徑50-300nm,能通過細菌濾器。
過去曾稱之為類胸膜肺炎微生物(pleuropneumonia-like organism,PPLO)。
1967年正式命名為支原體。
支原體(mycoplasma):又稱霉形體,為目前發現的最小的簡單的原核生物。基因數量為480。
支原體細胞中唯yi可見的細胞器是核糖體(支原體是原核細胞,原核細胞的細胞器只有核糖體)。
結構也比較簡單,多數呈球形,沒有細胞壁,只有三層結構的細胞膜,故具有較大的可變性。
支原體的基因組多為雙鏈DNA,散布于整個細胞內沒有形成的核區或擬核。這種細胞內含有DNA、RNA和多種蛋白質,包括上百種酶。
支原體可以在特殊的培養基上接種生長,用此法配合臨床進行診斷。
二、污染來源:
●人:操作者無菌操作技術不當
●物:被污染的培養基、血清、細胞、制備細胞的原始組織或器官的交叉污染。
●環境:操作室環境不佳、實驗器材不潔
三、容易被發現嗎?
不易發現:
污染后,細胞仍能存活,無明顯變化,培養基不渾濁(盡管細胞培養液中支原體的滴度已達到108 /ml,培養基也不渾濁)
德國Minerva Biolabs公司的Zell Shield®支原體祛除劑,可添加在細胞培養液中有效去除支原體污染。詳情可了解中國區總代理北京締一生物